《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今年高職擴招100萬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高職院校大規模擴招100萬人”。這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職教20條”)的重要舉措,是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機遇,將對我國教育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有關情況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 王繼平
教育部黨組高度重視,相繼召開部長專題辦公會、調度會和黨組會專題研究,成立高職擴招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由孫堯同志擔任組長,召集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有關同志集中研討。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退役軍人部等部門,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主動作為、分工協作,從擴招重點領域、生源組織、經費保障等方面梳理現有政策,在生源身份界定、宣傳動員、獎助學金提標擴面等方面提出實施舉措,共同研制了專項工作實施方案。該方案4月30日經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
高職擴招的布局,從招生院校上來說,主要是優質高職院校;從招生專業來說,主要是發展急需和民生領域緊缺專業;從招生地區來說,主要是貧困地區,東部地區院校要加大向中西部地區的招生。
一、高職擴招背景
一是經濟結構變革有要求。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變革、增長動力轉換的攻關期,但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這就需要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優化人才結構、擴大有效供給,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支撐。
二是職業教育改革要深化。今年1月,國務院印發“職教20條”,明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樹立了新的教育理念。高職擴招,就是圍繞貫徹落實“職教20條”,完善國家職業教育制度體系和技術技能人才保障政策,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和育人機制改革,以現代職業教育的大改革大發展,推動高等教育結構優化。
三是區域經濟發展須升級。據統計,在現代制造業、新興產業中,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近70%的畢業生在縣市就近就業,成為支撐區域產業邁向中高端的產業生力軍。當前正處于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高職院校主動融入區域發展,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一大批勇于創新、善于創新的技術技能人才,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實施方案主要內容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職擴招工作,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實施方案,明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快培養國家發展急需的各類技術技能人才。實施方案貫穿一條主線,即中央統籌、地方主責、系統化推進、質量型擴招。
中央統籌,由教育部牽頭,多部門協同推進。一是分省確定招生計劃,重點布局在優質高職院校、發展急需和民生領域緊缺專業、貧困地區。二是改革考試招生辦法,取消高職招收中職畢業生比例限制,允許符合高考報名條件的往屆中職畢業生參加高職院校單獨考試招生。三是向中西部傾斜,發揮“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作用,將2019年高職協作計劃擴大至20萬。四是落實同等待遇,推動職業院校畢業生在落戶、就業、參加機關事業單位招聘、職稱評審、職級晉升等方面與普通高校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五是強化保障力度,中央財政加大對高職院校擴招的支持力度,今年中央財政安排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專項資金237億元,引導地方政府落實生均撥款制度、獎助學金提標擴面政策等。
地方主責,發揮地方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根據《政府工作報告》,各地主動作為,把高職擴招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統籌考慮。實施方案提出的高職擴招方向性、指導性意見,還需地方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實施方案,把國家政策落實落地。比如:如何吸引更多生源,如何有機組合教學資源,如何擴大學位供給等。
系統化推進,明確八項工作任務。一是合理安排擴招計劃,綜合考慮各地生源情況、辦學條件、經濟支撐等因素。二是擴大服務面向,面向高中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等群體,開展高職擴招的補報名工作。三是實施靈活考試,適應不同生源群體特點和受教育狀況的需要。四是嚴格考招紀律,嚴格執行高??荚囌猩咭幎?,加強考試招生監督管理。五是分類教育教學,做到“標準不降、模式多元、學制靈活”。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推動教師教材教法改革。七是加強就業指導和服務,推動職業院校畢業生與普通高校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八是加大財政投入,落實生均撥款、獎助學金提標擴面政策,對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群體予以傾斜。
質量型擴招,做好三個保證。一是用優質資源保證,用優質校拉動一般校,提高優質職業教育資源使用效率,加強辦學條件薄弱公辦高職院校改造,整體提升辦學水平。二是用師資隊伍保證,通過資源整合挖潛一批、專項培訓培育一批、校企合作解決一批、“銀齡講學”補充一批、社會力量兼職一批,加快補充急需的專業教師。三是用教學改革保證,針對不同生源特點,分類編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采取彈性學制和靈活多元教學模式,創新教學組織和考核評價,加快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銜接,有序開展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和轉換。
三、高職擴招預期影響
高職擴招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舉措,其政策效應將持續釋放,對經濟、社會以及教育帶來重大影響。
一是提供多樣化成長成才路徑。高職擴招使普通高中學生選擇更多樣,不再“千軍萬馬擠獨木橋”;中職學生有了更多發展機會,實現“就業有優勢、創業有本領、升學有通道、終身發展有基礎”;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有了更多接受高等職業教育的機會,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讓更多青年在創造社會財富中實現人生價值。
二是提升教育服務能力。高職擴招后,將為現代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產業一線輸送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進一步促進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人口紅利更好地轉變為人力資源紅利,整體提高人力資本素質,全面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有效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成為中國產業走向全球產業中高端的生力軍。
三是推動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2018年,我國高校招生790.99萬人,毛入學率已達到48.1%。2019年毛入學率將超過50%,實現高等教育普及化。高職擴招100萬,成為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臨門一腳”,直接推動我國高等教育邁入普及化階段。
四是促進職業教育大改革大發展。高職擴招豐富了生源構成,促進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大融合,倒逼高職教育完善考試招生辦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帶動辦學條件改善和評價機制改革,彰顯了職業教育的類型特征,成為職業教育大改革大發展的催化劑。
四、下一步工作考慮
下一步,教育部將會同有關部門落實好高職擴招專項工作。一是切實履行職責,盡快制定出臺考試招生、教育教學等配套文件。二是分省推動落實,與各省份簽訂《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備忘錄》時,將落實高職擴招任務作為重要內容。三是組織督導檢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將組織督查組,對各地擴招組織實施情況進行事中督查,并將各地落實情況作為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的重要內容。
2019年全國高職招生計劃安排情況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副巡視員 樓旭慶
一、基本情況
為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有關精神,深化教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根據《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進一步擴大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權的意見》(教改辦〔2014〕1號)和《教育部職能轉變方案》工作部署,教育部自2016年起將分地區、分部門所屬高校普通高職招生計劃審批權下放至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央有關部門。
高職招生計劃審批權下放以來,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認真履行職責,充分保障了高職教育規格和質量,全國高職招生規模保持相對穩定,從2015年348.4萬人小幅增長到2018年368.9萬人。按往年高職招生報到率推算,要實現2019年高職擴招100萬人的目標,至少應安排高職招生計劃增量114萬人。
二、工作進展
按照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決策部署,各地黨委、政府堅決落實中央要求,積極響應,主動請纓;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認真謀劃、逐校測算、充分挖潛。教育部黨組高度重視,部領導親自推動、親自協調,與各地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密切聯系,共同推進高職擴招100萬任務的完成。支持和鼓勵各地體制機制創新,并在相關政策中給予激勵和傾斜。
根據各地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規劃、經濟支撐、辦學條件、生源和入學機會等因素綜合測算,并通過年度常規申報、集中緊急部署、點對點定向商議等工作舉措,目前已落實2019年全國高職招生計劃增量115萬人,按照往年報到情況看,只要各地落實好招生計劃,今年高職擴招100萬人任務應能如期實現。
三、下一步工作考慮
全國分省、分部門高職招生計劃總數下達后,教育部將組織力量敦促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做好分校招生計劃編制,將高職擴招計劃重點布局在優質高職院校、發展急需和民生領域緊缺專業、貧困地區。同時,考慮到高職招生計劃審批管理權限已經下放省級政府,教育部將積極鼓勵各地在國家下達的指導性計劃基礎上,根據辦學條件、生源,以及高職擴招補報名情況,積極擴大高職招生,使更多城鄉勞動力接受高等職業教育,為國家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
2019年高職擴招專項考試招生工作情況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 王輝
為貫徹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和4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近日教育部對做好今年高職擴招專項考試招生工作進行了部署??傮w思路是進一步深化高職院??荚囌猩贫雀母?,針對高中畢業生、退役軍人和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新型職業農民等不同群體的特點和受教育狀況,分列招生計劃、分類考試評價、分別選拔錄取,為各類群體提供多樣化入學方式。
一、關于報名工作
目前,各地2019年高考報名工作已經結束,考慮本次擴招的生源群體中,部分有報考意愿的群體(如部分中職畢業生、退役軍人和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等)沒有參加前期高考報名,各地將組織兩次補報名工作。一次在高考前,主要面向普通高中、中職畢業生、退役軍人和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新型職業農民等群體,具體時間由各地確定。一次在10月份,主要面向今年9~10月份退出現役的軍人。各省原有高考報名條件保持不變。已經參加高考報名的考生,不用再參加此次報名。根據國務院部署,本次高職擴招的宣傳動員和各類群體考生資格審核工作,由教育、退役軍人事務、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農業農村、公安等部門聯合開展。
二、關于考試工作
1.考試時間:考慮各地高職分類考試招生工作進度不同,考試工作由各地根據實際合理安排??荚嚂r間可在高考前,也可在高考后。
2.考試組織:原則上以高職院校單獨考試為主,鼓勵高職院校通過聯合考試或成績互認等方式,減輕考生考試負擔。
3.考試形式和內容:對于普通高中畢業生和中職畢業生,可采取現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方式,文化素質成績使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或使用本省或各校組織的文化考試成績,職業技能成績使用本省或各校組織的職業適應性測試成績或職業技能測試成績。對于退役軍人和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新型職業農民,可免予文化素質考試,由各校根據學?;九囵B要求,組織與報考專業相關的職業適應性測試或職業技能測試,依據測試成績錄取。對于符合免試條件的技能拔尖人才,由高職院校予以免試錄取。鼓勵有條件的省份,對于取得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考生,報考相關專業可免予職業技能測試。前期已參加高職分類考試并被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本次高職擴招專項考試。
三、關于錄取工作
關于錄取的基本原則:根據技術技能專業人才培養要求,針對不同群體考生特點,分類確定錄取標準,擇優錄取。錄取中,將面向不同群體單列招生計劃,一部分面向退役軍人,一部分面向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新生入學時間由各地各校結合考試招生安排確定。10月份以前錄取的新生,可在2019年秋季入學;10月份以后錄取的新生,可在2020年春季入學。
四、關于組織管理工作
本次高職擴招工作以省級政府為主組織管理和實施,各省將因地制宜制定本地高職擴招專項考試招生工作實施方案。同時,為保證公平公正,教育部將督促各地各校嚴格執行招生政策,嚴肅招生工作紀律,嚴格多樣化人才選拔標準,不因擴招工作而降低規范管理要求。
高質量推進高職擴招 服務廣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 邢鋒
高職擴招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對廣東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做好高職擴招工作,廣東緊緊圍繞擴規模和保質量兩大目標,系統謀劃,整體推進,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在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認識高職擴招
一是助力產業轉型升級、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當前,我省經濟結構轉型和新舊動能轉換正在加快,2018年新經濟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9%,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為62.9%,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56.4%。產業發展對技術技能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對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斷擴大。高職擴招,可以有效緩解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供給不足問題,更好地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是穩就業、保民生的關鍵舉措。民生是天大的事情,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當前,受多種因素影響,我省用工需求趨緊,要完成“城鎮新增就業11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的年度目標,壓力較大。高職擴招,讓更多高中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等接受高等職業教育,有利于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促進高質量就業。
三是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滿足人民群眾期望的重要途徑。2018年我省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42.43%,低于全國水平近6個百分點,人民群眾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巨大。高職擴招,讓更多的人上大學、掌握一技之長,既滿足人民群眾上大學的期望,又擴大了高等教育覆蓋面、提高了就業人員受教育程度。
二、堅持擴規模與保質量并重做好高職擴招
一是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省政府統籌協調擴招工作,將高職擴招納入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健全高職擴招部門協同聯動機制。省教育廳成立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擴招工作領導小組,擬定高職擴招工作方案,召開專題電視電話會議,動員部署高職擴招工作;建立目標責任制,壓實地市生源組織發動責任,落實高職院校擴招任務。
二是全力保障學位供給。綜合運用財政綜合獎補等措施,省財政對省屬公辦高職院校新增學位給予綜合補助,對欠發達地區生源發動和有關市屬高職院校擴招給予適當獎補,充分調動高職院校尤其是優質高職院校的積極性,保障學位供給。加快新設高職院校工作進度和省級職業技術教育示范基地建設,確保秋季如期開學。創新職業教育資源組合方式,實施省屬職業院校集團辦學,開展高職專業學院試點。
三是廣泛發動生源報考。5月,組織首次高職擴招補報名。10月,省教育廳會同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農業農村廳等,組織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等開展第二次高職擴招補報名。同時,采取動態調整科類間計劃等,提高高職院校錄取率。
四是建立健全保障體系。省政府將高職擴招工作納入2019年對地市政府和高職院??己耸马?,將落實職業院校生均撥款制度作為本年度十件民生實事之一進行專門督查。加大助學力度,擴大獎助學覆蓋面,提高資助額度,完善綠色通道,確保貧困家庭子女不因經濟困難而放棄就讀。多渠道、全方位做好高職院??荚囌猩?、高職辦學特色等宣傳工作,鼓勵更多考生報讀高職院校。建立健全高職院校教師編制動態管理機制,大力推廣以周轉編制自主聘任兼職教師,破解教師緊缺難題。加強對高職院校的指導和督導,實行分層、分類培養,探索彈性學習制度和靈活多元教學模式,確保人才培養質量。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廣東高職擴招已經有了較好的基礎。接下來,我們將認真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借鑒兄弟省市的先進經驗和做法,開拓進取,攻堅克難,高質量完成8萬人的高職擴招任務,服務廣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組建提質擴招聯盟 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司徒渝
高職擴招100萬,是黨和國家做出的重大決策。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充分發揮國家示范校的帶動引領作用,在上級有關部門指導下,與省內7所高職院校組建提質擴招聯盟,通過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創新模式,今年力爭擴招10000人。
聯盟擴招重點考慮三個方面需求:
一是成德綿裝備制造業等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將我校牽頭組建的“四川省裝備制造業產教聯盟”與“提質擴招聯盟”進行有機融合,與聯盟學校共享設在我校的重大產教協同工程中心和平臺,校企聯合制定教學標準和人才培養方案,充分發揮成德綿經濟帶的職業教育資源優勢,重點在數控、焊接、電氣自動化、飛行器制造等專業進行擴招,為成德綿裝備制造業等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技能人才支撐。
二是特困連片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本土化人才培養的需求。聯盟學校覆蓋省內有代表性的地區,其中在扶貧攻堅主戰場的涼山彝區、阿壩藏區各1所,全面創新改革成德綿軍民融合試驗區4所,高職發展相對薄弱的川南川東北地區各1所。聯盟學校通過對口支援、互幫互助,整體提升師資隊伍、專業建設和實訓基地建設水平,共享優質教學資源,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培養“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本土化人才。
三是社會生源半工半讀、就近學習的需求。采取彈性學制,推行“1+X”試點,學生可在聯盟學校就近入學,將階段性學習成果存入“學分銀行”,聯盟學校間學分互認、標準統一,學生修滿學分可獲得畢業證書。例如瀘州是農民建筑工人集中度較高的地區,地處該市的江陽城建職業學院招收的學生,如果工作地發生變動,可就近在聯盟內其他學校繼續學習。
針對擴招生源的多樣化,主要采取四個舉措:
一是聯盟協同招生。針對不同考生群體,采用單獨考試招生、技能面試等形式,在省考試院組織下,聯盟學校整體宣傳、聯合考試、成績互認、多志愿填報、按志愿錄取,減輕考生考試負擔。
二是分類精準教學。結合不同生源的文化基礎、技術技能水平、從業經歷差異,分類編制人才培養方案,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實施學分制教學管理、模塊化教學,加強過程考核和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和轉換,為不同群體學生提供靈活多樣學習方式。
三是校企協同育人。聯合行業企業和聯盟學校,共同制定教學標準,實施“校中廠、廠中?!迸囵B模式,工學交替、半工半讀學習模式,推行“雙教師”授課,將企業新工藝、新技術和新方法引入課堂。與企業基層黨組織簽訂聯合培養協議,加強頂崗實習期間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四是共享就業資源。搭建就業信息共享平臺,統一發布聯盟學校的畢業生就業信息和企業用人信息,為企業提供更多用人選擇,為學生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四川是人口大省、工業大省、脫貧攻堅主戰場,我們將以高職擴招為契機,建立新機制、開創新模式,不斷提高聯盟學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為服務國家戰略和四川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中央統籌,教育部牽頭 多部門協同推進
一是分省確定招生計劃,重點布局在優質高職院校、發展急需和民生領域緊缺專業、貧困地區。
二是改革考試招生辦法,取消高職招收中職畢業生比例限制,允許符合高考報名條件的往屆中職畢業生參加高職院校單獨考試招生。
三是向中西部傾斜,發揮“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作用,將2019年高職協作計劃擴大至20萬。
四是落實同等待遇,推動職業院校畢業生在落戶、就業、參加機關事業單位招聘、職稱評審、職級晉升等方面與普通高校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 五是強化保障力度,中央財政加大對高職院校擴招的支持力度,今年中央財政安排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專項資金237億元,引導地方政府落實生均撥款制度、獎助學金提標擴面政策等。
1.地方主責:發揮地方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各地主動作為,把高職擴招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統籌考慮。實施方案提出的高職擴招方向性、指導性意見,還需地方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實施方案,把國家政策落實落地。比如:如何吸引更多生源,如何有機組合教學資源,如何擴大學位供給等。
2.系統化推進,明確八項工作任務
一是合理安排擴招計劃,綜合考慮各地生源情況、辦學條件、經濟支撐等因素。
二是擴大服務面向,面向高中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等群體,開展高職擴招的補報名工作。
三是實施靈活考試,適應不同生源群體特點和受教育狀況的需要。
四是嚴格考招紀律,嚴格執行高??荚囌猩咭幎?,加強考試招生監督管理。
五是分類教育教學,做到“標準不降、模式多元、學制靈活”。
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推動教師教材教法改革。
七是加強就業指導和服務,推動職業院校畢業生與普通高校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
八是加大財政投入,落實生均撥款、獎助學金提標擴面政策,對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群體予以傾斜。
3.質量型擴招,做好三個保證
一是用優質資源保證,用優質校拉動一般校,提高優質職業教育資源使用效率,加強辦學條件薄弱公辦高職院校改造,整體提升辦學水平。
二是用師資隊伍保證,通過資源整合挖潛一批、專項培訓培育一批、校企合作解決一批、“銀齡講學”補充一批、社會力量兼職一批,加快補充急需的專業教師。
三是用教學改革保證,針對不同生源特點,分類編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采取彈性學制和靈活多元教學模式,創新教學組織和考核評價,加快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銜接,有序開展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和轉換。
來源 | 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