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如何做到“有為又有位”?這場論壇劃重點!
2021-12-27 16:02:59
fxb
職業教育作為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讓人人都有了出彩的機會,也為國家培養了無數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12月22日,2021江蘇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南京舉辦,來自國內的職業教育專家和省內職業學校代表齊聚一堂,分享教育教學經驗,共話職業教育發展藍圖。據江蘇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處處長徐慶介紹,江蘇現有高職院校90所,中職學校198所,在校生146萬人,每年可以穩定為江蘇乃至周邊區域提供40萬以上的畢業生,為江蘇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人才和技術支撐。近年來,江蘇職業教育發展成果顯著:“雙高計劃”建設單位數,教學成果、教材建設獲獎數,技能大賽、教學大賽、創新創業大賽金牌數等主要質量指標都位居全國首位。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曹玉梅指出,“職業院校源源不斷為社會輸送了大量技術技能人才,為江蘇從制造大省邁向制造強省、從產業價值鏈中低端邁向中高端提供了有力支撐?!?/section>同時,在制造強省、科技強省、人才強省、現代化教育強省的目標任務下,江蘇職業教育發展也面臨更大的挑戰。曹玉梅指出,推動江蘇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職業院校需狠抓“三教”改革,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優化職業教育供給,為社會提供更多高質量服務;關注個體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讓職業教育從“大有可為”轉化為 “大有作為”,為“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貢獻職教力量。會上,《江蘇省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20)》正式發布。報告集中展示了江蘇高職教育改革創新成果與院校特色,全面回答了江蘇高職的整體質量狀況。智能生產時代,職業學校如何培養更能適應市場發展的大國工匠?面對產教融合難題,江蘇各大職校如何破浪前行?論壇上,南京旅游職業學院等8所高職院校校長,南京金陵中等專業學校等13所中職“領航計劃”建設學校校長,就各自的教學管理和建設經驗進行分享。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與交通行業加快融合,智能交通建設提速,迫切需要提升軌道交通人才的培養規格。對此,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曹國紅介紹,該校創新產教融合新模式,通過校企共同研制人才培養方案的方式培育工匠型人才?!拔覀兘⒘?4個由學校老師和企業工程師共同組建的,針對不同工種的混編教學團隊,從招生到畢業實習指導,再到企業員工績效管理,進行全方位的培養與考核,確保每個環節都由校企雙方共同完成?!?/section>此外,曹國紅介紹,在城市軌道交通專業,學校還與南京地鐵和長三角其他城市地鐵企業聯合成立全國首個“地鐵學院”,采用現代學徒制的培養模式,讓學生深入參與實踐的每個環節,及時跟進學習新技術,增加學生技術技能的積累。作為新中國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所旅游院校,南京旅游職業學院被譽為“中國旅游人才的搖籃”。南京旅游職業學院副校長操陽介紹,為解決職業教育發展上專業結構和產業需求不一致的問題,學校秉承“專業對企業、教學標準對接行業標準、課程教學對接崗位任務、專業教研室對接企業研發室”的教育理念,向企業定向輸送高技術人才。近兩年來,文旅產業受疫情影響嚴重,為保障學生就業,南京旅游職業學院積極拓寬合作企業,為畢業生提供更多實習機會。同時,操陽建議學生應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就業觀,“受疫情影響,很多航班停航,像空乘專業的學生我們會建議他們先就業,等航班恢復再去對口率比較高的航空企業就業?!?/section>據悉,本次論壇由《職教發展研究》編輯部、《江蘇教育研究(職業教育版)》編輯部、《職教通訊》雜志社、《江蘇教育》編輯部、《江蘇高職教育》編輯部主辦。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劉克勇介紹,江蘇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自2019年起,至今已連續舉辦三年。通過論壇,廣大職業院校不僅能夠相互借鑒教育經驗,還可根據當下社會經濟、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對標找差,培育出更滿足社會需求的職業型人才。劉克勇表示,“這個論壇還將持續長久地堅持辦下去,深入探討職業教育發展之路,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培養區域技術人才,進而向社會源源不斷地輸送技術技能人才,服務學生的全面發展、終身發展,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s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