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8年全球第一
機構觀點:
華福證券本周觀點:
春節消費復蘇加強銷量信心,再次強調三大有利因素共同驅動全年新能車銷量預期轉暖;特斯拉財報印證量增對產業鏈重要性。①特斯拉財報出爐,印證量增對產業鏈重要性:特斯拉Q4交付40.5萬輛車(環比+18%),均價5.14萬美元(環-0.2萬美元,國內10.24降價約1-4萬人民幣),不含積分單車毛利1.25萬美元(環-0.19萬美元),不含積分單車營業利潤0.86萬美元(環-0.14萬美元),體現期間費用也有所下降。②三大壓制銷量預期因素邊際好轉:1)消費復蘇:乘聯會預計23年1月零售量36萬輛(同+1%),滲透率26.5%,數據整體略好于預期。2)補貼退坡及降價促銷:1月29日,上海延續新能源車置換補貼,23年6月底前財政補貼額度1萬元/輛。3)材料價格:碳酸鋰以及中游電池材料大多確定性降價,為電池-整車降本打開空間,新能源車產業重新步入“價跌量升”產業格局中。
長城證券本周觀點:
1月上半月車市整體走弱,新能源汽車銷量環比下滑:1)1月上半月車市整體表現不佳。乘聯會數據顯示,1月上半月(1月1日-1月15日),全國乘用車實現批發銷量65.9萬輛,同比去年-20%,較上月同期-11%,實現零售銷量71.9萬輛,同比去年-21%,較上月同期-11%;1月第2周(1月9日-1月15日),乘用車實現批發銷量32.9萬輛,同比去年-18%,環比上周+14%,實現零售銷量36.2萬輛,同比去年-18%,環比上周+16%。1月以來,車市整體表現不佳,主因為車市消費需求提前透支(2022年12月底燃油車購置稅到期&;新能源國補退出)。我們認為,受需求提前透支&;春節假期影響,1月車市將處于全年較低點,隨著春節后復工推進&;疫后經濟修復,2月后車市將有所回暖,有望實現開門紅。
宏觀事件
(1)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8年全球第一
消費日報引用人民日報為信源報道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顯示,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持續爆發式增長,產銷分別完成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一。去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全年銷售688.7萬輛,市場占有率提升至25.6%,高于上年12.1個百分點,全球銷量占比超過60%。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536.5萬輛,同比增長81.6%;插電式混動汽車銷量151.8萬輛,同比增長1.5倍。2022年,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車國內市場銷售占比達到79.9%,同比提升5.4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出口67.9萬輛,同比增長1.2倍。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已進入全面市場化拓展期,預計今年仍將保持較快增長態勢。
(2)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政策再出新
城市金融報消息,國家鐵路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近日聯合印發了《關于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服務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其中明確,積極鼓勵開展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業務。國家鐵路局運輸監管司司長王忠剛表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超過350萬輛,其中整車出口達50萬輛,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整車出口最多的國家。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和出口量激增,對鐵路運輸提出了迫切要求?!兑庖姟返某雠_,將有效服務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作用和鐵路運輸綠色低碳優勢的充分發揮,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3)“全力拼經濟”!長三角多地駛入新能源汽車產業建設“快車道”
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兔年伊始,在“全力拼經濟”背景下,長三角多地輪番登場,紛紛“祭出大招”,發力新能源產業集群。1月28日,常州召開“新能源之都”建設推進大會。會上正式出臺《常州市推進新能源之都建設政策措施》,圍繞產業發展、技術創新、推廣應用、生態營造四個方面,制定10條重磅政策。1月29日,浙江省發改委、省經信廳、省科技廳聯合發布《浙江省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行動方案》,力爭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120萬輛,占全省汽車生產總量比重超過60%,新能源汽車產量占全國比重10%左右。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所助理研究員劉朝煜表示,長三角多地此時出臺新能源政策恰逢其時,一方面是為了加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扶持重點技術突破;另一方面,在傳統產業升級背景下,發力新能源汽車產業對于帶動傳統產業的升級變遷也有著很強的助力作用。
行業新聞
(1)2025年國內增程式電動汽車銷量有望突破50萬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日聯合相關單位編寫并發布《中國增程式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報告》,提出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發展和增程式技術路線的優勢逐漸顯現,越來越多的國內車企開始布局增程式產品。2022年國內增程式電動汽車銷量進一步提升。預計到2025年,增程式電動汽車銷量有望突破50萬輛。報告認為,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的多元化是必然趨勢,未來一段時間,增程式電動、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等技術將長期并存。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付炳鋒說,增程式電動汽車作為汽車產業電動化過程中的重要產品,可以較好平衡純電驅動和補能體驗,減少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的里程焦慮和充電焦慮。
(2)報告:美國電動汽車車主 在冬天比其他國家省最多的錢
快科技消息,UpShift公司近日發起了一項研究,比較電動汽車和燃油車在冬季的運行成本。該研究是把每個國家/地區,最受歡迎的電動車和燃油車進行使用成本對比。研究發現,與其他國家/地區相比,美國電動車車主實際上節省了最多的錢,這一定程度上是因為較低的電力成本。具體來看,美國電動車車主冬季平均每月充電成本78.95美元(約合人民幣533元),作為對比,燃油車的加油費用為每月272.79美元(約合人民幣1842元)。這也就意味著,美國電動汽車車主,僅通過駕駛電動汽車就可以在整個冬季節省下193.84美元。
(3)韓國新能源汽車去年銷售近百萬輛 氫能源汽車本土銷量首次破萬
TechWeb引用外部信源報道稱,在發展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等新能源汽車的浪潮中,韓國的現代、起亞等品牌也在大力投資,他們在新能源汽車方面也已有很大的進展,銷量已比較可觀。從韓國方面公布的數據來看,去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已接近百萬輛,其中在本土銷售44萬輛,同比增長26.8%并創下新高;出口55.4萬輛,同比增長36.8%。在本土銷售的44萬輛新能源汽車中,15.7萬輛是純電動汽車,同比增長62.6%;混合動力汽車約26萬輛,同比增長16.8%;氫能源汽車的銷量首次超過10000輛,同比增長19.5%。另外從韓國方面公布的數據來看,去年韓國汽車廠商在本土共生產375.7萬輛汽車,新能源汽車生產99.4萬輛,在全部產量中所占的比例超過了26%,意味著平均每生產4輛汽車,就有一輛是新能源汽車。
公司動態
(1)拿下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比亞迪預計2022年盈利超160億元
日前,比亞迪發布2022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公司全年營業收入突破4200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60億~170億元,同比增長425.42%~458.26%;預計扣非后凈利潤為151億~163億元,而2021年同期僅有12.55億元,同比增長超10倍。對于業績增長的原因,比亞迪解釋稱:新能源汽車行業持續爆發式增長,公司作為新能源汽車行業領軍企業,克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及諸多超預期因素沖擊,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實現強勁增長,勇奪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推動盈利大幅改善,并有效緩解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
(2)吉利汽車:今年新能源銷量目標超60萬輛,實現“三個翻番增長”
新京報消息,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1月28日在新春寄語中表示,2023年吉利汽車集團銷量總目標為165萬輛,實現新能源產品的三個翻番增長:新能源整體銷量翻番增長,超過60萬輛;雷神混動銷量翻番增長;極氪銷量翻番增長。同時,在新春寄語中,淦家閱在談及目前汽車行業的技術創新時表示,汽車行業的終極制勝因素一定是科技?!坝部萍紕撔隆笔且粋€長周期工程,需要足夠的堅持和沉淀。數據顯示,2022年,吉利汽車集團銷量超143萬輛,同比增長約8%。
(3)本田成立汽車電動化新部門,全球業務整合為三大區域
IT之家消息,本田汽車近日表示將成立新部門,以加強和加快其電氣化業務,作為其組織結構改革的一部分。此次改組是本田在快速增長的全電動汽車市場上努力追趕的一部分,日本汽車制造商一直面臨著在電動汽車市場落后于競爭對手的風險。本田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4月1日生效的變更中,新部門將鞏固該公司的電氣化戰略以及汽車、摩托車和發電機等電力產品的開發。本田還表示,將把目前的六個地區業務合并為三個區域,包括北美、中國和日本、亞洲其他地區和歐洲。一位發言人在簡報中表示,本田預計將在北美和中國推出中型到大型汽車陣容,而在其他地區則是小型到中型汽車陣容。
(4)大眾CFO:2026年實現電動汽車豐厚回報
蓋世汽車引用外部信源報道稱,大眾集團預計在軟件和電動汽車新技術方面的投資將在未來兩到三年內達到峰值,而該公司的目標是,在投資到達頂峰之后,電動汽車車型將帶來豐厚的回報。大眾集團首席財務官Arno Antlitz在接受《南德日報》(Sueddeutsche Zeitung)采訪時表示,到2026年,大眾集團將“幾乎不會”再投資傳統內燃機技術。Antlitz 表示:“屆時,雙重投資的負擔將逐漸緩解,我們希望從電動出行中獲得巨大收益?!贝蟊娬谕苿訕I內最大規模的電動汽車和軟件攻勢,計劃到2026年投資約520億歐元(56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