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求職難”“招工難”并存 職業教育任重道遠
搭建線上線下招聘平臺,將招聘會“搬”到街道、小區、家門口,派出“愛心專車”點對點服務農民工求職……連日來,湖南“春風行動”多頻次、全方位的就業服務,破解企業用工難、群眾求職難。與此同時,不少企業正為新春“招工難”“用工荒”等問題發愁。
一邊是政府“出手”,為企業和勞動者“搭臺”“配對”;另一邊是求職者千千萬,企業卻難以選中一個“心儀的他/她”?!扒舐氹y”與“招工難”并存的現象,是“人崗不匹配”結構性矛盾的外化表現。這恰恰說明:新興產業集群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勞動力市場同時面臨著供給端與需求端的變化。前幾天,浙江某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就表示,“部分崗位年薪至少20萬元,可能50萬元,如果有重大的技能突破,100萬元年薪都可以?!?/p>
技能型崗位虛位以待,企業對掌握核心技能的技術工人求賢若渴,折射出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上的優勢。不久前閉幕的湖南省兩會上,“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深入實施職業教育‘楚怡’行動”的余音還在回響,2月6日湖南“穩增長20條”政策又重磅出爐?!皵U大科技人才類項目經費包干制實施范圍,科技創新人才項目經費最高可按20%對個人生活進行補助(重大人才項目按協議確定)”的政策規定,釋放出湖南以真金白銀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的鮮明導向,也讓更多年輕人感受到了“一技在手,終身無憂”的意義。
職業教育是“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既滿足不同學生的成長需要,拓展職業發展前景,也為企業發展、產業培育注入底氣。職業教育發展好不好,一個重要的評價標準,就是與社會發展接不接軌、與市場需求結沒結合。湘西州探索“產業園區+標準廠房+職業教育”集團模式辦學,湘潭醫衛職院實施“1+1+1”(“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人才培養模式,山河智能深化“訂單”式校企合作……從產教融合持續細化、校企合作愈發緊密的風景中,我們可以展望青年人才向著能工巧匠、大國工匠邁進的矯健身姿。
就業穩,人心安,信心足。不斷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讓人才技能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將書寫更多“技能改變人生”的故事,將成就更多“企業與人才雙向奔赴”的佳話。
來源: 湖南日報